初夏时节,郑东新区草木葱郁。沿着笔直宽阔的平安大道一路向东,在波光粼粼的龙子湖畔,一个现代化法务区——龙子湖中央法务区正如蔓发的草木一般茁壮成长。
自4月3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来,龙子湖中央法务区已经吸引近50家律所、2000名律师入驻。法务区建设在社会各界中的评价如何?有关行业对法务区建设有何期待?近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为我省法律服务业辐射全国、走向国际提供强大助力”
在省律师协会会长徐步林看来,郑州“1+7”法务区建设与我省律师行业发展是一场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
法务区建设离不开律师的深度参与。律师队伍是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既在助力科学立法、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亦在民商事领域的事前法律风险防范、事中法律行为规范直至后期争议解决和法律救济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律师成为法律服务主力军和国际商事仲裁、商事调解以及制定国际规则的主要参与者,在法务区建设中必将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法务区的成功建设将为律师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省高度重视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正在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规模强所和‘专精特新’所,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律服务队伍。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将为以律师行业为代表的法律服务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逐步辐射全国、走向国际提供强大助力。”徐步林表示。
“期待法务区建设带动法律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法务区和商务区的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以法治吸引要素聚集、促进产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把龙子湖中央法务区建设成为立足河南、服务中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法治创新和法律服务的新高地。”徐步林说。
“努力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仲裁作为我国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重要一环,相比于诉讼,其开放性、国际性、保密性和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专家断案、便捷经济的特点,及借助纽约公约保证仲裁裁决能在170多个缔约国法院执行的优势,使其成了跨境争议解决的法律“硬通货”。
听到郑州“1+7”法务区建设的消息,郑州仲裁案件受理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牛宏浩表示“满怀期待”。“法务区建设将有助于我们贯彻落实中央‘要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快速助推郑州仲裁进入一个国内国际综合高效服务的新高地,努力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据悉,为抢抓机遇,郑州仲裁委员会目前已经在创新仲裁规则和案件管理方式、建立国际化仲裁队伍、积极探索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新机制等方面有了实际行动。目前,郑州仲裁委员会已在自贸区郑州片区、航空港区都设立了国际商事仲裁院及分院。“下一步,我们也期待在率先建成的龙子湖中央法务区设立新的派出机构,与律所、法律相关协会、公证机构、鉴定机构等发挥协同效应,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便捷的法律服务。”牛宏浩说。
“有利于郑州建成中部法律服务高地”
在郑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河南仟问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赵虎林看来,郑州“1+7”法务区建设将有利于律师行业的集聚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扩大郑州律师行业的影响力,促进郑州律师行业提质增效。
“这些内容在法务区建设方案中都是有所体现的,如法律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涉外法律服务、律师调解、企业合规管理业务的发展等,如果能顺利落实,必将有利于郑州建成中部法律服务高地。”赵虎林对此充满期待。
据介绍,为推动法务区建设顺利推进,郑州市律师行业做了大量工作:参与制订郑州市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制订郑州市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方案、筹备成立郑州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郑州合规管理指导中心……
同时,更多的律师表示,希望郑州市尽快出台并落实配套的法务区优惠政策,为引进律师人提供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便利等。
“律师是法务区建设的主力军,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也是必需的,因此要加快吸引公证、仲裁、财税服务机构、法律科技公司、司法鉴定等新业态、全类型法律服务机构进驻,最终形成集聚效能、协同发展效应。”赵虎林说。
“希望在数字版权流转等方面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支撑”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作为我省唯一一家数据交易场所,2022年8月挂牌运营,致力打造全域数据聚集地、数据要素市场综合服务商、数字经济发展试验田。截至今年4月,该中心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服务1185项,累计完成数据交易416笔、8.3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位于龙子湖智慧岛核心片区,而这里正是郑州市“1+7”法务区的核心片区。
谈及法务区建设带来的影响,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曾凌云说:“当前,数据交易特别是在场内交易中,合规成本高,创新性业务法律服务流程长、风险大、无参考,需要法律服务机构创新探索,提供更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曾凌云认为,国家大数据产业先导区配套推进中央法务区建设,将为他们服务数据产业上下游生态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中心已开放第三方数据专业服务机构库,其中,合规服务机构库已有20多家律所入驻。“我们希望法务区建设能吸引更多优质律所加入,帮助我们在数字版权流转、数据流通合规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法律支撑。”曾凌云说。
“有效促进公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公证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方面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数据显示,目前,郑州市公证机构共有6家,执业公证员不足150名,公证服务领域、服务范围与人民群众和企业的期待仍有一定的差距。
郑州市绿城公证处主任杨楠认为,法务区所推出的高规格、高层次的法律服务业研讨交流机制,建最好的法律服务科创载体,聚最优的法律服务专业人才高地的举措,将极大提升郑州法律服务业的理论高度与实践认知水平。
“对于公证行业来说,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整体行业素质,吸引并储备高端人才,打破公证人才短缺现状,有效促进整个公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结合郑州“1+7”法务区建设,该公证处已筹建龙子湖中央法务区筹备处,同时谋划在各区设立公证+养老、公证+认证、公证+调解、公证+区块链等专业化服务窗口。
“给来郑投资外企吃了一颗‘定心丸’”
自2013年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来到郑州,到如今成为马来西亚工商企业协会驻河南省办事处主任,11年间,Danny(王丹尼)见证了郑州这座新一线大都市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
“交通、环境,尤其是法律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给我们来郑投资带来了更强烈的吸引力。”Danny(王丹尼)告诉记者,就在一个月前,100多家马来西亚企业来到郑州,参加中国(郑州)—马来西亚经贸洽谈会,双方已有不少企业就食品加工、绿色能源、太阳能板等产业达成交流合作共识。
“对我们这些外资企业来说,投资地的法治环境、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项指标。”Danny(王丹尼)认为,虽然他们来郑投资的出发点可能是因为响应政府号召或者是有政府部门的“背书”,“但具体工作上,更多需要的是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力量的支持,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的消息给来郑投资外企吃了一颗‘定心丸’”。
同时,他也希望郑州市“1+7”法务区建设能够汇聚更多、更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特别是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帮助他们实现项目更快落地和高质量发展。